导航菜单

×
通识・新闻

OBE视域下“两性一度”创业课堂的跨维重构——通识教育学院公共基础教研室第三次教学研讨活动

教学研讨活动是深化教学改革、推动课程创新的核心环节。本次为通识教育学院公共基础教研室第三次教学研讨活动,聚焦成果导向教育(OBE)理念与“两性一度”(创新性、挑战性、高阶性)的深度融合,探索创业课堂的跨维度重构路径。  

活动启幕:共谋创业教育新生态

创业课程组以“OBE视域下‘两性一度’创业课堂的跨维重构”为主题,开展本学期组内第二次教学研讨活动。学院督导张雪晶、创业课程组组长刘瀚超及组内教师李婷婷、姜莉等共同参与,围绕成果导向教育理念,探讨如何通过跨维度整合提升创业课堂的实效性与影响力。  

OBE视域:锚定教育新坐标

成果导向教育(OBE)强调以学生能力达成为核心,反向设计教学目标与评价体系。结合“两性一度”要求,创业课堂需突破传统模式,强化创新思维培养、实践能力提升与高阶认知训练。研讨中,刘瀚超老师指出:“创业教育应注重‘学用结合’,通过跨维度重构,将知识传授、技能训练与价值引领融为一体。”

思维碰撞:直面跨维实践挑战

研讨中,教师们针对创业课堂跨维重构的难点展开热议。李婷婷老师建议采用“模块化教学”,将知识单元与项目阶段同步推进。姜莉老师关注“跨学科资源整合”,提议联合学校其他学院共建“创业生态圈”,打破学科壁垒。刘瀚超老师建议以行业需求和学生发展为导向,明确课程核心能力目标,细化可量化的成果指标。设计“问题链+项目制”教学模式,将真实创业案例融入课堂。

总结展望:绘就创业教育新蓝图

学院督导张雪晶总结时强调:“跨维重构不仅是教学形式的创新,更是教育价值的重塑。”她提出三点要求:  

1.深化OBE理念,确保课程设计与行业需求同频共振;  

2.强化“两性一度”导向,提升课程的挑战性与创新空间;  

3.构建协同育人机制,探索校内外资源的高效联动。

未来,创业课程组将持续探索跨维重构的实践路径,助力学生从“知识接收者”向“创新实践者”蜕变,为培养新时代创业人才注入新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