导航菜单

×
通识・新闻

混合式教学手段的拓展与应用 ——通识教育学院公共基础教研室第一次教学研讨活动

       教学研讨活动是提升教学水平,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。2025年开学伊始,通识教育学院开展了丰富的教研活动,活动以课程组为单位,分别开展教学研讨活动。

  活动启幕:共探教学新路径

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以“混合式教学手段的拓展与应用”为主题开展教学研讨活动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组长张雪晶及组内全体教师齐聚一堂,共同探索线上线下融合教学的新模式,为提升课堂质量注入智慧动能。

  混合式教学:破解大班课堂痛点

  混合式教学结合了线上和线下的教学优势。线上教学平台可以帮助学生课前复习,教师课后答疑,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。此次教研活动聚焦线上平台在教学环节的应用,针对合班大课“管理难、互动难、沟通难”等痛点展开深度研讨。



  四步策略:构建高效混合式课堂

  课程组组长张雪晶结合近年来的实践经验,详细介绍了超星教学平台的功能、电脑版和手机版的差别等,分享了线上资源应用的四大步骤:

  1.熟悉平台的功能。对工具的功能和使用方法要像教学内容一样熟练于心。

  2.精心设计流程。线上资源的使用是教学设计的一部分,“讨论”“测验”“调查”等模块的使用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设计,不能追求花哨,为了使用而使用。

  3.课前做好准备工作。把问卷、讨论话题等提前编辑保存,教学中发放,保证教学过程的流畅性。

  4.及时反馈结果。活动后教师要针对结果给出恰当的肯定、引导或纠正,保证该教学环节的完整性。

       思维碰撞:聚焦AI教育新挑战

  经验分享后,全组教师针对混合式教学细节展开热议,探讨“技术应用与传统课堂的平衡”“AI工具在心理教学中的伦理边界”等议题。有教师提议将AI情感分析技术融入课程,辅助评估学生心理状态;也有教师建议通过分组任务与线上打卡增强大班教学参与感。

  总结展望:迈向智慧教育新阶段

  课程组组长张雪晶总结时指出:“混合式教学不仅是手段革新,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。”并就AI时代教学思想的转变和教学手段的拓展提出展望和要求,希望助力教学质量全面提升。